close

  解決“小微”融資需要“大”思路
   ——求解融資難題系列述評之四
 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(記者 薑琳、劉錚、李延霞)國家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政策接二連三,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與人們期待相比仍有較大距離。
  就融資論融資,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難以改觀。放寬視野,用大思路和綜合舉措,才有可能破解小微融資難題。
  轉型:消除資金“黑洞”
  如同高血壓、高血脂是人體健康的綜合反映一樣,小微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也是經濟體健康的綜合體現。
  “解決小微問題,要大思路,光盯著銀行和金融是不行的。”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直言,當前產能嚴重過剩,大量“僵屍”企業成為吸收銀行資金的黑洞,小微企業的信貸資源被大量擠占。
  流動性總量充裕和經濟結構失衡並存,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和金融領域問題交織在一起,剪不斷、理還亂。
  “在經濟增速放緩,企業大面積效益滑坡的情況之下,我們應當考慮怎樣抓產業結構調整問題,怎樣有效地壓縮過剩產能,促進健康轉型。否則永遠不會破解融資難、融資貴問題。”中國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表示。
  產業結構調整是個痛苦的過程。要下定決心嚴格執行破產法,讓一批高污染、高能耗、低效益、低質量的企業真正退出市場,釋放出信貸等各種資源。
  房地產和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吸金能力也遠非小微企業能比。當前,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深刻的轉型,房地產市場正在深度調整,國家正在清理地方投融資平臺,讓人們看到了信貸資源流向小微企業的希望。
  政府:用好“有形之手”
  無論具有怎樣的特殊意義,小微企業融資也是融資,融資就是企業與出資方在市場準則基礎上的雙向選擇過程。市場規律無法改變,政府“有形之手”應當用好用足。
 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表示:“小微企業融資具有一定的公共性,所以政府的公共政策、公共資源必須參與其中,才能促使它達到接近有效均衡的狀態。”
  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,核心是通過積極財政政策等,切實承擔起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責任。
  曾長期從事金融工作的民建中央副主席宋海建議,從國家層面成立專門服務小微企業的政策性金融機構,制定相應的貸款監督、稅收優惠和風險管理機制,對小微企業融資進行定向扶持。同時,專門制定銀行為小微企業服務的優惠財稅政策。
  政府還要為小微企業增信扮演主要角色。建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凌指出,從發達市場經濟體的經驗看,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必須從無抵押的信用貸款入手,商業擔保機構承擔不了這個責任,政府應當打開這個“死結”。
  企業:“打鐵還需自身硬”
  有前景、有實力的企業,不會為融資問題發愁。在政府、金融機構承擔起責任的同時,小微企業也要自身努力。
 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坦言,大部分小微企業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,管理不規範、財務不透明、誠信不足,再加上創新能力、競爭能力比較弱,銀行不敢貸款。
  近年來,企業“跑路”情況並不鮮見。北京一家銀行的副行長向記者透露,中關村一專門做蘋果經銷商的企業負責人10月份突然“跑路”,涉及3家銀行近6000萬元貸款。“這種行為對市場就是破壞,企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信用。”
  “還是要從自身找原因。過去對金融一竅不通,自己的信用卡還款記錄也不太註意,在銀行貸款幾次碰壁。外部環境改變需要時間,練好‘內功’是唯一齣路。”在北京從事裝修行業多年的一家企業負責人感慨道。
  打鐵還需自身硬。正如專家所言,小微企業的企業家們要努力學習金融知識,切實加強誠信建設,規範企業管理,加強技術創新,提高自己的融資能力。
  放眼全球,美國製造業迴流與復興,德國等工業強國推進“工業4.0”如火如荼,中國企業如果還是習慣於依靠廉價勞動力和資源,以及擴大規模來實現發展的話,前景將一片暗淡。加大創新力度,培育核心競爭力,企業的融資和發展之路,將會越走越寬廣。  (原標題:解決“小微”融資需要“大”思路--融資難題述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peg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